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2011河南省与央企签约合作活动综述

497 0
发表于 2011-6-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本报记者宋华茹郭津杨凌芦瑞

  群雄毕至,高朋满座。2011年6月3日这一天,必将在河南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一派热烈隆重的气氛,河南省2011年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双方共同确定了总投资2898亿元的130个合作项目,创下了河南大招商、大开放的新的历史之最: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签约项目和金额最多。


  展望强强联手的明天,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言:群雄毕至,助力中原崛起东风劲吹;风鹏正举,携手华夏祖地乘势而起。

  站位全局:

  落实国家战略的北京行动

  “我们今天的相聚,对河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活动不仅是签约一批项目,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河南今后的长远发展……”签约前的见面会上,卢展工书记诚恳地开宗明义。

  省长郭庚茂说,“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为河南与央企的合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而且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投资兴业的商机。”

  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落实好这项国家战略,扩大、深化与央企的合作,是重要的推动力,对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年初,省委、省政府就在研究、谋划、部署与央企合作的大动作。省长办公会强调,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策划好与央企合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活动。抓住全国“两会”的有利时机,省市领导干部和省直部门、省管企业负责人与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见70余场次。

  央企也敏锐地捕捉到中原经济区这个大舞台的无穷潜力。

  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下,河南与其他地区相比,在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劣势在减少,而在市场、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和要素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凸显,配套设施和服务更加完善,正在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投资热土。通过愿景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从省到市,从企业到地方,河南用诚意、用优势、用前景促成一个个项目合作的意向相继达成。
  “梧桐树越栽越好,越长越大,上百家央企好比凤凰纷纷来栖。预祝通过这次活动,央企会在河南更好地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深有感触、热情期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说,“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看中了中原经济区给河南带来的生机,希望借助河南跨越式大发展之机,加强与河南的合作。”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金克宁对与河南的合作满怀责任与信心。他说,“央企的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只有真正的共同合作,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共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谋求更高层次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与央企携起手来,迈向新的征程。

  乘势而起:

  为营造发展环境积蓄后劲

  签约项目无疑将对河南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来自省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30项签约项目中,包括工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项目有95项,投资额1948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67.2%。

  “省委省政府强调,与央企的合作,要着眼长远、着眼发展方式转变,利用央企雄厚的资金、技术、品牌、人才、管理优势,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着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申振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结缘、生根、壮大、结果,随着央企与河南投资合作项目的落地开花,河南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未来可期。

  五大能源“巨头”提升能源动力。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将与我省联手在新能源、清洁能源等方面深化合作。

  六大银行输送“金融血液”。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同时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原经济区提供“金融血液”,可提供近1.5万亿元的意向性融资规模。

  未来三年,随着中国移动在河南投资200多亿元,推进无线城市群建设;中国联通投资100多亿元,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政府、交通、电网、医院的领域的应用,河南的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高。

  未来五年,东风汽车公司将在河南继续投资100亿元,至2015年,东风汽车在郑州的产能将达到年产80万辆整车,到那时,我们的汽车制造也将呈现一番崭新面貌。

  在签约项目中,各省辖市突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产业集群项目,如中央企业与我省共建郑州中储物流园、郑汴汽车产业集群、洛阳中硅高科光伏产业园、一拖重工产业园,等等,力求在合作中放大优势,在共赢中寻求竞争先机。


  养老基地、农村物流、城市改造……各地都与央企签下了一批强基础、惠民生的项目,为改善群众生活、营造发展环境、积蓄发展后劲打下了伏笔。

  中原经济区建设慢不得、等不得,我们相信,与央企的多方位合作,如借力行船,必将产生“1+1﹥2”的强大倍增效应。

  关键在做:

  中原经济区共创新辉煌

  从6月1日到北京开始,焦作市副市长胡小平就一直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高层密切接触,就载重车桥的投资生产项目进行深入的磋商。

  “我们焦作市有百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但没有整车生产的能力,引进兵器装备集团的资金、技术后,我们就可以生产专用车。围绕骨干企业招大商,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做产业。这是我们与央企合作的一个原则,目的就是要完善产业链条,实现整个产业的崛起和节能降耗。”

  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北京签约仪式期间,参与签约的多家省直单位、省管企业及18个省辖市,一直在就项目的落实、项目的推介与央企频繁会谈。

  “关键在做”,不仅仅依靠政府与国有企业,更要激发全民的力量。这次合作签约带来的另一个直接效应是带动了民间投资。据统计,在省、市重点企业与中央企业的78项合作项目中,包括一批民营企业也通过合作投资、相互持股、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与中央企业开展合作。

  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分析,此次签约项目可促进中央企业在我省超过1800亿元的增量投入。通过合作,将促进在我省建成一批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

  “河南将坚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央企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发展的支持,就是对河南持续走好这条路子的支持。”省领导在见面会上的一番恳谈,不仅在与会的国家部委和央企、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更表达出一亿河南人民的期盼。

  签约活动已经结束,而合作的深化才刚刚开始。河南与央企携手合作、共创辉煌的新篇章正在展开!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5 汝州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33624-3
关灯 快速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