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梯里表现自己”是职场学问的重头部分:一个有野心的老手经过精心准备、能够吸引注意的点子,随时准备着在任何碰见顶头上司的时候贡献出来。如果进行顺利,就会很快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让员工实现火箭般的晋升。要是演砸了,与老板同乘电梯的那90秒就成了难熬的酷刑。
新的电梯系统和技术令这种展示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而且还打乱了那些微妙的电梯礼仪规则。
如今的电梯会安排员工的路线,有时是根据职衔来决定。它们可以帮助公司方面掌握哪些人在办公室、哪些人没在。对电梯进行编程,可以实现让有细菌恐惧症的人只需在感应器前挥一下身份识别卡片,电梯就会自动去到正确的楼层,无需按下按钮。电梯还能按老板的要求,将毫无察觉的员工送往不同的楼层。
这些改变的背后是越来越普遍的电梯控制系统。在电梯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两家公司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Otis Elevator Co.)和规模小一些的迅达电梯公司(Schindler Elevator Corp.)在美国大约200座中层和高层建筑中安装了这种控制系统。员工在大堂的一个小键盘上选择自己所在的楼层,然后被告知乘坐具体哪一部电梯。电梯控制系统带来的结果是每次运载的人数更少,停留次数也减少了,而且还能进行配置,适合一家公司的特定需要。
由于电梯控制系统的作用,在纽约从事金融行业的Rudy Loo大多数时候都是跟坐他旁边的同事一起乘坐电梯,从而也就不用梦想着在电梯里向老板展示自己了。他可以在电梯里跟同乘者随便说话。他说,不过大多数人在电梯里都会查看自己的黑莓(BlackBerry)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