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中南海的回信 温总理回信赞河南玉米专家
一粒玉米种子,承载着75岁的程相文一生的心血。一封来自中南海的回信,饱含着中央领导对河南科技事业的关怀和勉励之情。程相文先后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仅“浚单”系列就增加经济效益150多亿元,被温家宝总理盛赞。
河南商报记者 卢艳艳
一粒金黄色的玉米种子
75岁的程相文,是47项科技成果奖的得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五一劳动奖章”的多次获得者。
48年前,27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牟农专毕业。
父母在郑州,他只身一人背着行囊来到了浚县农科所,从事玉米育种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玉米是浚县的主要农作物,当时全县有二三十万亩种植面积,亩产50公斤左右。
他先后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仅“浚单”系列就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今年1月22日上午,温总理来河南省视察工作时,走进鹤壁市农科院,得知他的事迹,温总理十分感动,他拉着程相文的手赞扬说:“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玉米事业,献给农业科技事业了,科技人员都应该向你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离开后,温总理还意味深长地对同行的省市负责同志说,我给“浚单”系列的玉米种子起一个新名字,叫“永优”。“永优”,就是让我们培育出的种子品质永远优秀,在与外国种子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
一封来自中南海的回信
“总理好:我是老程。元月22日,您到河南鹤壁农科院视察,握着我的手说的一席话,让我永生难忘!我感受的不只是勉励,更多的是责任,沉甸甸的。”3月份,程相文给温总理写了这样一封信。
他对温总理说:“特别是您给‘浚单’玉米起了‘永优’这个新名,让我们备受鼓舞。最近,我们一方面在忙着给‘永优’注册,加快育种步伐;另一方面,对您关心关注的‘国家黄淮海玉米育种创新中心’项目也正在加紧研究论证、申报。”
5月14日,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说:“展工、庚茂同志:送上鹤壁市农科院程相文同志的信,请阅。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像程相文这样的科技工作者,需要有为科技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程相文献身玉米育种事业的事迹应该表彰。谨致敬礼!”
对此,省委书记卢展工作出批示:“温总理专门就向老科技工作者程相文学习和表彰一事作出重要批示,令人感动。这不仅是对程相文同志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河南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这个团队的肯定。要认真研究一下,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温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