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青春有关的电影
本帖最后由 似水流年 于 2011-5-31 10:31 编辑青春
席慕容
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54852_78393.jpg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如书,在这本大书中,你记载了几部让自己一直记忆犹深的关于青春的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55226_90514.jpg 把这部片子定位为青春片或者爱情片并非臆断,姜文和王朔其实并不是在这个片子中讲述文革,而是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片名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没有谁会认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但是电影开头就需要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雕像也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管教,没有老师的约束,有的只是啤酒、老莫、香烟、武斗和内参片的文革只是一段让他们尽情闯祸的日子,这种无止境的自由在孩子们看来是最阳光灿烂的生活。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电影的结尾,电影胶片的颜色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的,也许姜文认为文革的那段日子应该是马晓军人生中最多姿多彩的时光,跟那段最肆意的生活相比,现在的他纵然开着卡迪拉克也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灿烂的色彩。
十七岁的单车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55642_16438.jpg
刚离开家乡到北京打工挣钱的十七岁少年小贵,找到一份快递工作,骑著公司提供的银色变速越野车在市区中穿梭,每送一趟快递可以挣十块钱,当赚到六百块元时,他就能拥有这辆银色山地自行车。小贵为能早日拥有这辆漂亮的单车而努力工作。但就在小贵快要赚足六百块钱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行车不见了。几乎绝望的小贵亲眼看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少年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这个人是小坚。他虽然生活在城里,家中却非常贫寒,在父亲屡次三番没有履行给他买单车的承诺后,他偷了家里的钱去买了辆便宜的二手车。而这辆车正被他表现单车车技的车正是小贵被盗的那辆车。小贵不顾一切地想向小坚讨回他赖以维生的爱车,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
讲述成长的故事几乎已近习成一个创作母题,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导演都在用自己独到的目光演绎成长的故事。而影片《十七岁的单车》正是王小帅用自己独特的目光对成长故事这个创作母题新的演绎。表现了一种被权力压制下的残酷的青春。
独自等待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55949_59085.jpg
繁华都市之中,年轻的陈文和他的一班好友怀揣各自的梦想,终日徘徊在等待与寻觅的地平线上。在偶然邂逅理想中的爱情目标刘荣之后,陈文渴望爱情的激情被瞬间点燃。在好友们的百般怂恿之下,经由绰号“孙子”的所谓“恋爱专家”点拨,陈文不顾一切地是展出五花八门的求爱攻略,演绎出一幕幕颇具喜剧色彩的浪漫情节。然而此时,在他身旁暗中相助的多年玩伴李静,却在心中默默隐藏着对陈文的真爱。
这是很现实的一部影片,在独自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每一个青涩生命不断努力实践着梦想,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成长的真实滋味……
海角七号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0433_80072.jpg
《海角七号》剧情描述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当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于是代班邮差阿嘉、小米酒业务员马拉桑、机车行鼓手水蛙、原住民警察劳马、老邮差茂伯、正读国小大大七拼八凑组成了一个‘破铜烂铁’的乐团,让个性严谨、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其中总是不肯好好配合练团的主唱阿嘉更是无时无刻不惹毛她,随着演出时间愈来愈近,两人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没想到一份装在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邮包里的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另一段跨国之恋。
在台北奋斗15年一无所获的主人公阿嘉,用力将象征人生梦想的吉他砸碎,载着满腹的不甘与失落回到故乡的故事缘起,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追求人生梦想却历尽坎坷,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社会生态。影片故事背景的设置巧妙契合了这个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背景下)主流人群普遍性的焦虑心态,难怪在两岸三地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一个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老邮包,一个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而组成的“草台”乐团是影片推进的两条主线,而影片情节却简单到用几句话就可概括。七封写于六十年前的老情书以感伤的日语旁白,适时地填充电影里每一个过场。
的确,现实当中是有太多令人无奈的迂回和曲折,但人不可能没有梦想而活,当面对生活的遗憾时候,我们更愿意勇敢的相信,只要坚持,梦想终将得到命运的报偿。
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
阿甘正传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0728_42636.jpg
《阿甘正传》让我们熟知了两个人:阿甘和汤姆•汉克斯。这部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政治讽刺小说,但影片的总体风格似乎更像是一部人生寓言,在影片中,阿甘的智商尽管并不高,但他的身上却具有这个社会已经远离许久的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影片的开始,我们或许会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在他面前,我们充满着优越感,但在影片结束时,我们却不得不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我们突然发现阿甘的经历正是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纯真年代,而我们的身上却已经覆压着太多的偏见与虚荣。
每个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这句话是每一个喜欢《阿甘正传》的人都能背出的一句话,他的中文意思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这是阿甘的妈妈曾经说过的话,其实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生命中就是充满了这么多的想不到,不确定,而对待这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酸甜滋味、还是苦辣的滋味,我们都要学会从容、乐观、积极地去面对。也许命运之神暂时没有把幸运之手放在你的身上,但谁知道以后会怎样,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们都拥有自己的一盒巧克力,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尝了知道。
回复 似水流年 的帖子
肖申克的救赎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1257_23612.jpg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妻子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安迪的重要事情就是重修图书馆。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议会,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上报这一情况以争取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一个月的严重惩罚。安迪的申诉行为使监狱长发怒,并且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长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巴克斯顿的大干田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那里有我给你的东西。”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当我们心存着仁慈,以平常之心去对待所有对我们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情,我们总能泰然处之并且找到通往救赎的天堂之路。
勇敢的心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1739_31494.jpg
一提到威廉•华莱士(WilliamWallace)的名字,人们会立刻联想起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那段峥嵘岁月。而这个形象正是电影《勇敢地心》的主角原型。的确,华莱士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英雄人物。7个世纪以来,后人对他的兴趣和崇拜可谓是经久不衰。15世纪时,吟游诗人哈里(又称盲哈里)就凭长达十一卷、一万两千行的凯尔特语传奇史诗《华莱士之歌》(TheWal?lace)名动一时,文化阶层争相传阅。16世纪,该书付梓后,在苏格兰的流行程度仅次于圣经。1995年好莱坞出产的大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将“华莱士热”推向高潮。梅尔•吉普森成功塑造的华莱士形象俘获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以致于在影片公映后,苏格兰旅游局便推出了“电影旅游”(filmtourism)的项目来满足从全世界蜂拥而至的观光客的要求,互联网上有关“Braveheart”的搜索链接竟然达到了21000个之多。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剧本改编自兰道尔•华莱士1995年出版的畅销小说,而小说就是以《华莱士之歌》为蓝本进行创作再加工的。从15世纪的史诗到20世纪的电影,它们无疑都在延续着一个“威廉•华莱士的神话”。
一球成名 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2527_29341.jpg
圣地亚哥•穆内兹(库诺•贝克饰)是从小生长在墨西哥乡间的足球少年,童年便在心中勾勒出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一天夜里,父亲匆忙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辆货车,怀着美国梦奔向逃离贫穷的边境。虽然穿越铁丝网时圣地亚哥遗失了心爱的足球,却为日后的梦想成真拉开了帷幕。通过自己的努力,圣地亚哥终于签约纽卡斯尔,很快成为球队主力,英超联赛的绿茵场上开始出现他的身影,一路过关斩将,精湛的球技征服了无数球迷,这个出身低微的墨西哥移民随盖文一起频频出现在上流社会的声色场所。
主人公圣地亚哥用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在敲击我的心灵。这样的精神好久没在我的身上体现了,唤醒了我内心的力量,引起了我的共鸣。一个人,无论他怎么样,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凭借着自己自身的天赋,并勇敢的为之不懈奋斗,就一定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感谢国际足联,斥巨资,带给了我这部电影,给我们这样正为着理想而努力拼搏的人以力量,催促我们奋进!
歌舞青春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3013_45195.jpg《High School Musical》,中文译为《歌舞青春》。这是由美国迪士尼公司在2006年推出的一部青春歌舞片,由于其超高的人气,迪士尼随后推出了《歌舞青春2》和电影版《歌舞青春3》,人气席卷全球创造了青春神话。
影片讲述了身为篮球天才的男孩 Troy 并没有排斥众人的希望,也没有放弃追求的梦想,成为一个快乐自信的人。 Gabriella 的智力超群,她将学习和兴趣很好地兼顾,为她有别人给予的鼓励和信赖。 Troy 有了朋友的支持和父亲的理解,从一个除篮球之外闭口不谈的男孩变成一个热情合群的人。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
看了这部影片,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要被局部影响而导致自己无法在竞争中真正快乐,只有勇于面对,才能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
成为简•奥斯汀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0827163240_66529.jpg
几乎没有一个女孩可以拒绝简•奥斯汀,这个一生写出6部爱情传世之作却终身未嫁的女人得到了越来越多女性的追捧,这些追随者自发成立了各种组织,总称“简迷”(janeite),《成为简•奥斯汀》应该可以被归入“简迷”对这为女作家的私人生活做的诸多白日梦中的一个。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为了爱情而结婚是一个愚蠢的游戏。金钱决定了整个等级分明世界的运转。奥斯汀夫妇,在把他们最小的女儿嫁出去的时候,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只是简心意已决,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桀骜不逊,再加上年轻人的傲慢与偏见,她决定要为爱而婚。一方面是父母还是希望为简挑选一个富裕且有远大前程的丈夫,并且目标锁定瓦斯莱先生,另一方面简遇到了年轻的爱尔兰人汤姆•勒弗罗伊,他长相英俊、聪明过人但也十分拮据,两个人很快陷入了爱河。
由于父母以及亲戚的反对,让两人必须做出决定。汤姆提议私奔,导致的后果很显然将会是灾难性的, 最终,为了勒弗洛伊,简放弃了和勒弗洛伊私奔。勒弗洛伊成为了爱尔兰的首席法官,并给他长女起名为简。简一生未婚,为英国文学留下了6部巨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