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人生充满不确定
台湾清华大学学务长给对人生充满不确定的同学(其实对很多人都受用)人生充满了不确定,你只能努力;人生充满了不确定,实在不用想太多。
你不要问我你未来的20年会怎样,没人能告诉你。有人是因为别人他说怎么活才活下来的吗?
我当年清华书读的不好,玩玩的不好,又没女友,大三学分一个也没拿到。你那时如果跑来跟我说,“我会读MIT,之后回清华当教授,之后做到清华大学学务长”,我会把你扔出去!
大三我决定要考研究所,原因无他。因为我啥事都做不好,所以太闲了就去读书。考上了,就做专题,之后到核能所做事。每天一开门就看到一堆博士,觉得读博士好像也不错。于是我就去考MIT了。去读那要考资格考,我有一年的时间。到那每天就想起一首台语歌——补破网。
要读的书就那些,考的就那些。每天翻开书,这不懂,那不会,怎么办?硬读啊。躲不掉的,一科一科补啊补啊的读完它。之后毕业没事做,便申请回国当教授。
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1013164321_17180.jpg
其实人生有点命中注定,有种力量在推着你。
我有个学弟,学历跟我一模一样,也是麻省的。他人生第一志愿——回清华教书。偏偏他申请时,沈君山(在台湾清华大学曾任理学院院长、行院政务委员,1993年当选民选校长)不给核工系申请核工教授,要请外系的才能。可是到我,刘兆玄很开明,我就当了教授,之后作课指组组长,现在当了学务长...
但回首20年前,一切都不是生涯规划规划出来的。所以,人生充满了不确定,你只能努力。我们40岁的人跟你们想法不同,你们会说,一直努力又不一定有收获,我何必努力?但是,你不努力就没机会了,你努力起码有机会成功,
最少知道成功为何。
所以,快乐最重要,不是叫你纵欲。是说你有多少实力玩多少东西。你考试考90分跟80分是一样的,你可以去玩你的兴趣。但你考了50分,你就少玩点;30分,书拿来,到我旁边读。
不要问我你要做啥。我能给建议,但我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所以你要做啥请自己决定。半导体景气时,你读什么都一样,非电机的在竹科也不比电机不吃香。但是如果不景气,就各找出路。这时如果你走的是没兴趣的路,你不就很惨……
所以,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你们实在不用想太多。因为你们心中的疑惑不会有答案的,起码我知道的人都没有。
http://www.umiwi.com/public/article/20101013171605_98041.jpg
清大物理系第一名毕业的黄一农,立志读哥大的理论物理。哥大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资格考前3名才能读理论物理,他一定可以吧。偏偏那年李政道带了些大陆人去考,他考第4……念天文物理,现为清大人社院院长,历史教授,比我的人生还扯。
所以,你现在想一堆未来,实在没必要。但想想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未来所有事,你还要活下去吗?都确定了啊!
嗯,要放假了,我不想跟你们说明白。但这个暑假真的也许是你人生能玩的最后一个,有机会去放松一下。大三是大学的精华,但开始前,你要先轻松一下,好好规划你的暑假。要玩要读书都好,别跟我说你到补习班读喔!补习是没用的,补习的目的是什么?考研究所。可是,你连大学的书自己都做不了归纳,不能独立吸收归纳,动不动就要人家给你最终结果,你以后怎么做研究……
所以两个结论:
1.好好玩
2.要活着 (ps.之前有个博士班的跳楼死了.所以他会说这个)
页:
[1]